朝鲜在今年5月和8月的头两次试射活动,都因运载火箭在升空过程中的发动机失灵或紧急爆破系统出错等技术故障,而最终宣告失败
据朝鲜官方通讯社朝中社11月22日报道,当地时间11月21日22时42分许,朝鲜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在位于朝鲜平安北道铁山郡的西海卫星发射场,使用朝鲜研制的“千里马-1”型新型卫星运载火箭,成功将军事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发射升空,并顺利送入轨道。
这是朝鲜今年第三次尝试发射军事侦察卫星,也是朝鲜首次宣布实现侦察卫星的成功入轨。此前,朝鲜在今年5月和8月的两次试射活动,都因运载火箭在升空过程中的发动机失灵或紧急爆破系统出错等技术故障,而最终宣告失败。
朝中社11月22日的报道称,在前天夜间进行的这次发射活动中,作为运载器的“千里马-1”型火箭按照预定飞行轨道正常飞行,并于发射约11分钟后的22时54分13秒,准确将“万里镜-1”型侦察卫星送入轨道。
报道还称,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到现场观摩了侦察卫星的整个发射流程,并对卫星发射成功表示了热烈祝贺。在场陪同观摩的朝方官员还包括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正植,朝鲜导弹总局局长张昌河。
这也是金正恩自10月19日在平壤会见到访的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以来,时隔一月余再次公开露面。朝鲜媒体在报道中,还配发了身着卡其色外套的金正恩在卫星发射场视察,并笑容满面地与现场技术人员合影的照片。
![]() |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1日,朝鲜平安北道,携带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的火箭准备发射。图:视觉中国 |
![]() |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1日,朝鲜平安北道,“千里马-1”型新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图:视觉中国 |
![]() |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1日,朝鲜平安北道,金正恩与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庆祝“万里镜-1”号发射成功。图:视觉中国 |
朝鲜自主开发和运用军事侦察卫星,是朝鲜政府在2021年1月的朝鲜劳动党八大上提出的未来五年国防能力建设的目标之一。
但自目标提出以来,朝鲜的这一卫星发射计划已几经推迟。
此前,朝方曾在2022年底预告称,朝鲜的军事侦察卫星开发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朝方计划到2023年4月完成该国首颗军事侦察卫星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当时,朝方还公布了据称是其“侦察卫星样机”所试拍摄的,涵盖韩国首尔和仁川一带的卫星图像照片,其中甚至还出现了韩国总统府和国防部等一带的景象。不过,这些照片的分辨率不高,很难确定是否由侦察卫星所拍摄。
2023年4月18日,金正恩在视察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时指示称,要按计划发射已经完成的军事侦察卫星1号,组建非常设卫星发射筹备委员会,加快完成最后准备工作。
金正恩当时还强调,拥有军事侦察卫星在朝鲜压制美国和韩国逐步扩大的军事威胁和挑衅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并称无论从当前朝鲜半岛安全环境的要求来看,还是从管控长远性威胁的角度来看,军事侦察卫星都是“绝不能放弃、不能失去、也不能交换的必不可少的朝鲜武装力量强化的先决任务,切实属于朝鲜国家主权和正当防卫权”。
随后,在5月31日,朝鲜首次尝试使用“千里马-1”型运载火箭运送“万里镜-1”型侦察卫星进行发射。据朝中社当时的报道,运载火箭起初飞行正常,但在火箭第一级分离后,第二级发动机失灵并丧失推进力,后坠入朝鲜西部海域。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当时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运载火箭上的新型发动机系统缺乏可靠性和稳定性,燃料特性不稳定。
8月24日,朝鲜第二次使用“千里马-1”型新型卫星运载火箭,进行了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的发射。然而,按照朝鲜官媒的说法,尽管运载火箭第一级和第二级飞行正常,但第三级飞行中紧急爆破系统发生意外,导致这次发射也以失败告终。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当时称将在短期内查明原因,并计划在10月进行第三次侦察卫星发射。
![]() |
当地时间2021年1月12日,朝鲜平壤,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于当天闭幕。朝鲜劳动党八大提出,将自主开发和运用军事侦察卫星作为未来五年国防能力建设的目标之一。图:视觉中国 |
![]() |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9日,韩国首尔,电视机在播放据称为朝鲜“侦察卫星样机”所试拍的卫星图像照片。图:Ahn Young-joon/视觉中国 |
![]() |
当地时间2023年5月31日,朝鲜平安北道,朝鲜首次尝试使用“千里马-1”型运载火箭运送“万里镜-1”型侦察卫星,火箭在第一级分离后,第二级发动机失灵并丧失推进力,后坠入朝鲜西部海域。图:视觉中国 |
今年10月间,朝鲜方面并无任何发射卫星的动作。直到11月21日当天凌晨,日本海上保安厅突然接到朝鲜方面发来的通报称,朝鲜“将于本月22日至下月1日之间发射人造卫星”。
朝鲜之所以向日本通报卫星发射计划,是因为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全球航行警告服务(WWNWS),韩朝同属航行警告区域中的XI区,而该区的协调国为日本。按照规定,该区的成员需向日本通报海上射击演习等紧急情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接到朝方的上述通报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要求朝鲜不要实施发射,并称“若使用弹道导弹技术,将违反一系列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日本自卫队为防备出现不测事态,宣布将维持拦截态势。
![]() |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1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朝鲜预告发射侦察卫星一事发表讲话。图:视觉中国 |
朝鲜今年头两次卫星发射都是在预告发射日期后一天才进行的。然而,最新这次发射是在11月21日预告当晚便提前进行,并宣布取得成功。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为了避开11月22日在发射场一带可能出现的降雪和大风天气。
据日本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11月22日的记者会上通报,日方侦测到朝鲜的发射物已进行分离。其中,第一节落在预告区域外朝鲜半岛以西约350公里的东海;第二节飞越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的空域,最终落在了预告区域内的冲之鸟岛西南约120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但属于日本的专属经济区(EEZ)之外。
截至日本当地时间11月22日12时,日方尚未确认有卫星被送入绕地轨道。同时,日方尚未收到相关船只受损的信息,也没有实施摧毁措施。
![]() |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1日,日本冲绳县,民众收到政府发布“朝鲜发射导弹”、并敦促紧急避难的预警。图:视觉中国 |
![]() |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1日,日本冲绳县,政府官员和日本自卫队成员在收集朝鲜所发射卫星的信息。图:视觉中国 |
韩国军方11月22日称,目前韩军仍在对朝鲜运载火箭是否成功完成级件分离,以及是否成功将卫星运入轨道展开分析。韩军还称其计划打捞朝鲜卫星的残骸。
韩国军方联合参谋本部还称,朝鲜11月21日晚发射侦察卫星后,韩国、美国、日本已立即捕捉到发射活动、并进行追踪监视,并称韩美日三方已共享相关信息,正就具体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作为对朝鲜发射侦察卫星的反制措施,韩国政府还在11月22日召开临时国务会议,并决定单方面中止韩朝双方2018年9月达成的《韩朝军事协议》中,有关限制韩方对朝侦察活动的条款效力,直至“双边恢复互信”。
![]() |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2日,韩国首尔,韩国总理韩德洙主持召开临时国务会议,决定单方面中止韩朝双方2018年9月达成的《韩朝军事协议》的部分条款。图:视觉中国 |
韩国政府还批评朝鲜发射侦察卫星的活动“严重违背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是对韩方安全构成威胁的直接挑衅行为。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Adrienne Watson也在11月22日发表声明,谴责朝鲜发射军事侦察卫星的行为,称此举“加剧了紧张局势,并有可能破坏该地区及其他地区的安全局势稳定”。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1月22日发表声明称,朝鲜利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的任何试射行为,都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决议。安理会此前曾多次通过决议,要求朝鲜不再进行核试验、不再利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活动,并要求朝鲜暂停所有与弹道导弹计划相关的活动。
今年9月,金正恩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的首次海外访问,来到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东方”航天发射场,这也引发外界对朝俄军事技术合作可能动向的关注。当时,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这一会面地点的安排是因为金正恩对火箭感兴趣,“这就是我们来这里的原因。朝鲜领导人对火箭技术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们也在尝试开发太空。”但普京没有正面回答俄罗斯是否会帮助朝鲜建造太空卫星。
![]() |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2日,金正恩抵达俄罗斯边境城市哈桑。图:视觉中国 |
![]() |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3日,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州,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参观“东方”航天发射场。图:Mikhail Metzel/视觉中国 |
![]() |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3日,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东方”航天发射场内的朝鲜和俄罗斯的国旗。图:Vladimir Smirnov/视觉中国 |
目前尚不清楚朝鲜侦察卫星的具体军事用途和意涵,以及其卫星生成图片的质量如何。
朝中社11月22日发布的报道称,朝鲜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将在短期内追加发射几颗侦察卫星,以继续确保“对南朝鲜地区和共和国武装力量作战关注地区的侦察能力”。
这篇朝媒的报道还强调,侦察卫星的发射是朝鲜“关于自卫权强化的合法权利”,将有助于朝鲜应对敌对国家的军事挑衅活动和周边地区的安全环境变化,并切实提高朝鲜自身的武装力量备战态势。
本文转自于 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