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专家达成研究共识,总结如何结束新冠危机|大流行手记

多国专家达成研究共识,总结如何结束新冠危机|大流行手记

 

这份刊登在《自然》上的研究从有效沟通、加强卫生系统、疫苗接种、促进预防行为、扩大治疗范围、消除不平等现象六个层面提出建议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6日,韩国首尔,市民在首尔站广场设置的新型冠状病毒临时工作站接受检测。为就持续存在的问题达成全球共识,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386名学术界、卫生界、非政府组织(NGO)、政府和其他COVID-19反应专家进行了一项共识研究,并对结束新冠危机提出建议。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在新冠病毒首次被发现近3年、第一批疫苗问世超过1.5年后,大流行的疲劳有可能削弱应对的警惕性和对新挑战反应的有效性。为就持续存在的问题达成全球共识,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386名学术界、卫生界、非政府组织(NGO)、政府和其他COVID-19反应专家进行了一项共识研究,并对结束新冠危机提出建议。

  上述研究近日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研究称,尽管许多政府和个人不再像大流行病早期那样关注,但COVID-19仍是一个持续的、危险的健康威胁。一方面,变异株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而对令人担忧的变异株监测仍然不足。同时,再感染的风险并不完全了解,疫苗接种率低可能会加剧免疫力下降风险。除了直接的健康后果外,COVID-19还扰乱了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政治进程,影响了公民自由,并中断了各级教育等等。

  这项多学科和多国的共识研究最终产生了41项声明和57项前瞻性建议,这些建议是关于如何结束COVID-19对公众健康的威胁,具体分为六个领域,包括有效沟通、加强卫生系统、疫苗接种、促进预防行为、扩大治疗范围、消除不平等现象。

  如在有效沟通层面,研究称,沟通问题仍然是结束COVID-19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的一个关键风险和机会。研究成员主要关注对政府的信任、虚假信息后果以及大量新信息的快速产生。研究称,政府本身也可能是错误信息的来源,例如,在确定传播机制方面,以及在声明COVID-19大流行已经结束时。

  为抵制疫情和虚假信息,政府应监测虚假信息,揭露虚假信息网络,并考虑让虚假信息发布者承担责任。此外,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其他当局应使用明确的、符合文化背景的信息来打击虚假信息。同时,社交媒体公司应实施控制,减少虚假健康信息的发布和传播。

  整个大流行病期间,卫生系统经历了从相对平静的时期到几乎崩溃的时期。研究称,尽管许多卫生系统仍将面临再次“挤兑”的风险,但这些风险可以减轻。由于社区传播继续给卫生系统带来风险,特别是通过令人担忧的变种,应采用广泛的病毒学监测。鉴于目前对COVID-19后长期症状发病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公共卫生政策应更好地考虑新冠不受控制的传播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

  为减轻医院负担,应加强初级保健的作用,同时应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提供更大保障。由于社会、政治和经济部门的风险继续对卫生系统产生溢出效应,应确定和评估卫生系统系统性风险的关键多部门指标。最后,卫生系统应确定并尽最大可能减少与COVID-19无关的医疗(诊断、治疗和护理)积压。

  疫苗接种得到研究专家广泛强调。研究提到,从延迟到拒绝的疫苗犹豫不决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为减少疫苗犹豫并提高接种率,建议让值得信赖的地方领导和组织参与到疫苗接种工作中,提供信息清楚地解释当前疫苗的功效和局限性,并通过针对性的公共卫生交流,定制信息以解决不同人群具体关注的根本原因。

  不过,97%的研究成员都认为仅靠接种疫苗不足以结束COVID-19大流行病对公共健康的威胁。因此,研究强调额外的预防措施。

  研究称,当政府停止包括非药物干预在内的社会措施时,无论疫苗接种水平如何,感染率往往会上升。所有国家都应该采取“疫苗+”方法,比如,考虑到传播渠道,政府应规范和激励结构性预防措施,如通风和空气过滤,并应高度重视预防病毒在工作场所、教育机构和商业中心的传播。

  新冠治疗今后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需要研究确定新冠不同变种的感染是否与长期症状发病率的显著差异有关。应优先考虑提供更多的研究资金,包括用于长期新冠症状的研究。

  最后,解决不平等问题仍是一项全球性挑战。研究提到,应立即努力减少疫苗浪费,解决对冷藏、运输和其他基于基础设施的障碍的需求,解决所有国家人民对检测和治疗的可负担性,以及加快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分发疫苗的努力。应加快签订转让协议,提高中低收入国家的生产能力。“在今后的大流行病防备和应对中,必须考虑预先存在的社会和健康不平等现象。”

  全球疫情来看,截至2022年11月7日,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32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60.0万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9777.7万例,死亡病例数超过107.2万例,累计确诊数居首。过去28天内,报告病例最多的地区分别为德国、法国、日本,三地分别报告了187.5万、115.6万、113.4万新冠确诊病例。

  国内疫情持续攀升。11月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43例,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319例,内蒙古159例,重庆89例,河南86例,山西33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32例,排名前五的省份是广东2330例,内蒙古1635例,河南661例,新疆623例,黑龙江280例。

 

本文转自于  财新网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